
✨ 作者:鸥鸟 ✨
他,虽然因负伤没能指挥四行仓库保卫战,却在7年后参加了比《八佰》更悲壮、更惨烈的许昌抗日保卫战,和新29军3000将士一起浴血奋战,以身殉国。
由著名导演管虎执导的电影《八佰》正在热映,影片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期间,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影片因表现“真实”很受好评。

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中校团附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同年12月,日军突入公共租界,将困守在此手无寸铁的“八百壮士”余部俘获押走。部分人被遣送至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日军集中营。
谢晋元(1905.4——1941.4),字中民,是广东梅州蕉岭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因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成为抗日民族英雄。但不幸的是,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刺杀身亡。谢晋元遇害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5月8日,国民政府通令嘉奖,追授他为陆军少将。毛泽东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革命典型”,蒋介石誉其“精忠贯日”,可谓是生荣死哀。
然而,您也许不知道,保卫上海四行仓库这场名垂青史的战斗本来是应该由88师524团原任中校団附黄永淮指挥的,而黄永淮由于八·一三”淞沪会战中,被敌人子弹击中,身负重伤,送往医院治疗。所以黄永淮的职务才由原中校参谋主任谢晋元继任。谢晋元临危受命后立即率部进驻四行仓库,领导了那场举世闻名于世的“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战斗,成为了名扬中外的民族英雄,而黄永淮却因伤错过了这场战斗,也错过了扬名立万的机会。

黄永淮(1902--1944.5.1),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安岳县龙台乡的一户农民家庭。号泗光,别名黄石夫,毕业于黄埔军校五期。与四行保卫战失之交臂的黄永淮伤愈后,到重庆但任中央训练团兵役干部训练班教育长。
但黄永淮最大的愿望还是抗击外侮、效命疆场。1942年,河南周家口地区(今周口市)警备司令吕公良(浙江开化县人,黄埔军校第六期生)奉命以周家口警卫团为主力,组建了新编第29师,急需补充各级干部。于是,黄永淮调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1集团军高级参谋兼新编第29师副师长。

1944年4月,侵华日军第二十七、三十七、六十二、六十五、六十九、一 一零等六个常规陆军师团和战车第三师团、第五航空军等计十六万兵力,根据“一号作战计划”,发动了以打通平汉铁路南段,消灭汤恩伯部主力为目的的“河南会战”(又称“豫中会战”)。
4月18日,日军第三十七师团、独立混成第七旅团先后在中牟县境内强渡黄河,占领黄河南岸平汉线上的一些重要据点之后,其预期的打通平汉线的第一期作战任务完成。23日,日军第三十七、一 一零师团各一部占领密县后,决定沿铁路继续南下,攻占豫中名城许昌。 郑州沦陷后,许昌成为第一战区的前沿阵地。3月下旬,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奉蒋介石手令,派暂十五军新编第二十九师固守许昌。该师是地方武装扩编而成,全师官兵计3000余人,虽然已升格为野战部队,但组建时间短,战斗经验缺乏,武器装备也没有什么更新,因此有人称,该师是“国军装备中最差的部队”。
4月23日下午5时许,日军第三十七师团二二六联队二大队配属无线电分队进攻长葛和尚桥,守军新第二十九师八十六团奋起抵抗,由于我军仅有步枪等轻武器,不久战斗便形成胶着状态。但是守军毫不畏惧,双方激战至第二天凌晨2时,中国军队被迫撤退。

26日,日军第12军司令官内山中将在新郑召集部队长会议,下达了进攻许昌的命令,会议决定进攻时间为4月30日。据日本防卫厅公刊战史《河南作战》里面记载:此次战役日军的作战部署大致为:
1、第六十师团于29日日落后,隐秘行动,30日拂晓对以南之灵井砦,泉店地区之中国军队进行急袭并占领该地,之后,进至许昌西南地区,阻止中国军队由许昌向西南撤退,并对西南之襄城方向进行警戒,以掩护第三十七师团进攻许昌。
2、第三十七师团于29日日落后,由和尚桥地区隐秘向以南之许昌前进,30日拂晓对许昌城北、西、南三个方向发起进攻,占领后向以南郾城地区之沙河一线进行追击。
3、独立混成第七旅团于29日日落后,由长葛县董村、郭店隐秘向许昌东郊之唐岗前进,30日拂晓即由该地进攻许昌。另与骑兵第四旅团,各派出一部对尉氏方向进行警戒。
4、骑兵第四旅团于29日日落后,从长葛东南的南席,经许昌以东之五女店,东南之石桥镇,以南之繁城一带,向郾城方向进行警戒和掩护第三十七师团之南翼。
5、第二十七师团于28日晚,从新郑以北之杜庄向南开进,30日到达许昌西北约六公里之许庄,东北约六公里之郭庄一带,以策应第三十七师团之进攻。当第三十七师团向郾城方向进攻时,准备派出一部予以协助。 6、战车第三师团在许昌攻击开始后,以一部参加攻城作战,当第三十七师团到达郾城,战车部队主力,应进至郾城西南地区,一部在郾城以北之临颖附近,作尔后向西南进行右旋突进之准备。
至此,日军完成了对许昌的铁壁合围,三千对十万,一场众寡悬殊的血战即将爆发!
30日早晨6时,日军第三十七师团长长野佑一郎中将综合各方面情报,断定中国军队要固守许昌城,便立即命令部队向许昌发起进攻,比《八佰》更悲壮、更惨烈的许昌抗日保卫战就此打响。

在战斗中,黄永淮身先士卒,冒着枪林弹雨,始终在一线指挥督战。下午4时日军集中火力进攻南门,吕公良师长、黄永淮副师长亲自在城门上指挥,日军在多次冲锋未果的情况下,调来12架飞机及战车、山炮部队使用火里轰炸。傍晚7时,日军坦克轰开了南城门,随即冲入城内对周围目标猛烈炮击,一个步兵中队跟随坦克入城,与守军逐街逐巷展开激烈的肉搏战。黄副师长的侄子黄正道时年22岁,是新编第29师最年轻的连长,此时在战斗中负伤,他正从南方撤退到太平街,却碰上了正在督战的黄永淮。黄副师长当即拔出手枪命令道:“坚决顶住,后退者枪毙!”。他还专门对侄子说:“正道,你应该在战场上拼杀,绝不可做有辱祖先的逃兵。”黄正道眼看着威严的叔父说了声:“叔叔,再见,我走了。”大喊一声:“有种的兄弟跟我来!”率领士兵再次返回城门,同日军展开了拼杀。黄正道自己一连击倒数个日军,自己也壮烈地倒在了血泊中。
经过一天的战斗,新编第29师官兵伤亡惨重。援军无望,许昌失守已成定局。在报请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批准同意后,吕公良命令部队于夜24时分两路突围。突围前,吕师长决定将师旗焚烧。黄永淮沉痛地说:“委座训示我们,为国尽忠,不成功便成仁。弟兄们很快就要突围了,若突围成功,要继续同日军战斗下去,为现事报仇,为中华民族雪耻;若不幸牺牲,祖国不会忘记我们,弟兄们光荣,新编第29师也光荣;若战场上万一被俘,要保持名节,做一个宁死不屈的中国军人。”

吕公良、黄永淮与大部分生还官兵从东门突围。部队突围到城东大坑李,十里庙以东许(昌)鄢(陵)大道以北时,陷入了日军第27师团的封锁线,双方当即展开激烈的战斗,喊杀声、枪炮声如山崩地裂,震撼着周围的乡村。第85团长杨尚武、第87团团长李培芹相继中弹牺牲。1944年5月1日清晨,突围部队越过小洪河,向小王庄,采邓庄方向突围。这时天已大亮,日军出动在批步兵、骑兵、炮兵、辎重兵及洋车队包围突围部队。行至烟墩郭时,黄永淮副师长不幸被俘。
日军将黄永淮押到于庄。他看到日军正在用惨无人道的办法杀害中国军队战俘后,十分恼怒,乘日军不备时,猛地夺过一支枪击毙一个鬼子,自己也为国捐躯。黄永淮牺牲以后,被于庄的村民埋在于庄袁家祖坟旁边,并立了一块本板上写“黄永淮之墓”。许昌抗日保卫战,新29师3000余名官兵除少数成功突围外,包括师长、副师长等大部阵亡,此战之惨烈程度,连日酋内山英太朗中将都为之感慨!
然而令人感叹的是,因机缘巧合指挥“八佰”壮士参加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谢晋元成为历史名人,而黄永淮虽然也在许昌浴血奋战、壮烈殉国,却默默无闻。人之有幸与不幸,实在太微妙了。据幸存的老兵回忆说,黄永淮生活简朴,治军极严,直到牺牲也不曾结婚。


作者简介:鸥鸟,本名彭春岭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许昌市作协副主席,许昌市魏都区学习文史委主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