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4月24日,河南省许昌市弦歌文化研究会在曹魏古城正式成立,选举沙闪闪为研究会会长。
弦歌,即抚琴而歌,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弦歌集文学、器乐和歌唱于一身,是一种由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在古琴弦歌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许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中国十大名曲中,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和嵇康的《广陵散》,与许昌有着密切关联。2019年,由建安区弦歌吟唱技艺传承人沙闪闪等人发起,在我市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中国首届(古琴)弦歌大会在第十三届许昌三国文化旅游周期间成功举办。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4月24日,来自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许昌市民政局、许昌市诗词学会、许昌市音乐家协会古琴研究会、魏都区作协、魏都区诗词学会等单位的相关人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许昌市弦歌文化研究会成立。该研究会成员一致同意并通过了组织章程、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名单,选举沙闪闪为研究会会长,王捷教授为名誉会长。
许昌市弦歌文化研究会是在许昌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社团,由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管。经过网上反复确认,许昌市弦歌文化研究会是全国第一个弦歌类专业社会团体。

“许昌市弦歌文化研究会成立后,深入挖掘弦歌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进一步深入推动弦歌艺术发展,不断弘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沙闪闪说。
“近年来,由沙闪闪为代表的一批致力于弦歌传承与发展的弦歌文化研究者、爱好者,通过内引外联、集聚人才,组建了许昌市弦歌文化研究团队,不仅积极推动重塑古都许昌在古琴弦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彰显古都许昌文化厚重之魅力,还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宏阳说,“衷心希望广大弦歌文化研究会的同志发挥聪明才智,用丰硕研究成果,为繁荣我市文化事业,传播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