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文明的主要特征是独特的道德礼仪,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贤圣实行教化之地,是仁义施行之地,是《诗》《书》《礼》《乐》运用之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成语故事是华夏文明的结晶,是我国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历史故事,每一个成语都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讲好黄河文化,学习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领悟成语故事表达的深刻道理,学习成语是华夏儿女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
许昌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黄杰带领他所教授的大学生们,录制了系列中华成语故事有声读物,并成立《回望颍川国学堂》新媒体平台,用于宏扬、传播传统文化。
黄老师说做此事情最初的想法有三个,一是锻炼所教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的进步要以具体的作品为载体,作品的质量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就进步了;二是,用这些传统文化精髓内容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符合学校提倡的“课程思政”理念,把“三全”育人贯穿教学始终;三是,广播具有伴随性、趣味性和文化性,每一个听者只要收听,都能从中受益,特别是中小学生。
成语故事是华夏文明的结晶,是华夏儿女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中华成语故事有声读物此项目的进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废寝忘食》
同学们大家好,这里是 《回望颍川国学堂》,我是王梦笛,欢迎收听今天的中华成语故事,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的名字叫《废寝忘食》,我们一起来听。
春秋末年,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带着他的弟子开始周游列国。楚昭王一直都很仰慕孔子,就派使者请孔子去楚国讲学,孔子欣然答应了。这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来到了楚国的叶邑(今河南省叶县),叶邑的大夫沈诸梁热情的接待了他们。沈诸梁早就听说过孔子的大名,对他非常敬仰,决定趁此机会向孔子学习。可是,对于孔子本人,沈诸梁并不是很了解。于是,他找到孔子的学生子路,向子路询问孔子的为人。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只好告诉沈诸梁,说自己要考虑考虑。
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情,他把子路叫过去,对他说:“你可以这样告诉沈诸梁:孔子的为人啊,努力学习而不知道厌倦,以至于顾不上睡觉,忘记了吃饭。他津津乐道于讲授学问,传播道德礼仪,从来也不担忧受穷受苦;他自强不息,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龄。
后来,孔子回到了鲁国,专心整理起《诗》《书》《礼》《乐》等典籍。当时,这些书都已经残缺不全,孔子考察了夏、商、周三代的典籍,删去重复的章节,保留先代圣君明主的事迹和宣扬仁义道德的篇章,并配上音乐,从此以后,几乎荒废失传的礼乐终于得以流传于世。
废寝忘食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刻苦、专心致志的对待,才能够做好事情。
好的,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同学们,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