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麓书院,我还会再来
文/熊正永

我来过岳麓书院三次了,都是跟团,都没能到山上的爱晚亭和赫曦台。
山顶的赫曦台已废,书院进门处另建有赫曦台。上到赫曦台,仍然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最近的一次来岳麓书院,是2019年12月8日傍晚,离闭馆只有半小时,我们一行才进入岳麓书院游览参观。院内游览少了一点休闲,但又是一遍走过,廓廊堂殿,拾级而上,修竹流水,树山层层,又是一次欣赏和浏览,感悟和思索。
从岳麓书院出来时,夜幕渐浓,华灯初上,岳麓山和依山而建的书院渐渐隐约在夜色的神秘之中。来长沙参加第四届华夏散文颁奖会的50多位文友们,仨仨俩俩地边交谈,边向并不熟悉路线的大巴停车场赶行着。正是下班下课峰段时间,在闪闪让让的人群中走出一二百米后,我和另一位文友突然发现看不见刚才的其他文友了。我的手机在从岳阳楼回长沙的路上就没了电,文友即与导游联系,我们真的迷路了,掉队了。
我们边走边打听通往江边大道,边走边打听要去的大巴停车场,三五分钟内问了好几个人,还有位女警察,可惜也不清楚这个地方。叫了三次出租车,车主不知道这个地方送不了。在几分失望和焦急中,关上出租车的门,回头看到街边的一大间警务室时,我和文友相视一望,就推门进了警务室。
所有目光都看向我们,有几位警察正在用快餐。我们说明迷路了,掉队了,我们要到肖劲光故居旁边的大巴车场去,来问路的。
有人给我们指了方向,说了距离,我们致谢,准备出门离去。这时,一位刚用餐的警察对另一位用完餐的说,“这样,你送他们一下,那地方晚上不好找”。我们听得清楚,要送我们,这太需要了太助力了,也太意外和感动了。
坐上警车,路有小堵,心有暖意,无意夜景却夜景更美。警察送学生高考,送急症病人到医院,送迷失老人找家,此刻在送我们不慎迷路掉队的游人。我们难得一次,他们大概是常事。这些平常事,真帮人所急所需,真温暖人心!
警车在导航下走了约十分钟,到达目的地,所有的文友,都为长沙警察的及时此举而感慨。作为此行插曲佳话,将被文友们带往全国26个省份,流动在人们的记忆和闲叙中。
岳麓山的“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令人神往心驻。岳麓区的长沙警察,让人急难有亲。
岳麓书院,我还会再来的。
(写于2019年12月14日)

作者简历:熊正永,笔名竹门,已退休。中文本科,文学学士;财政学同等学力硕士肄业。曾从军26年。读书涉猎略广。业余研究诗词格律史,认为诗词平仄谱画蛇添足,似是而非,并撰文揭示,主张舍弃。曾获中办内部刊物征文优秀奖;近获两次诗词大赛一等奖,第四届华夏散文二等奖。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中华诗歌联合会广西文学社
本期编辑:梦如诗
本期审稿:何兰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