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题记】
前几日,在家收拾房间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堆宝贝——我高中时期的作文本。虽然几经搬家,但很庆幸这些作文本被保存了下来,我的青春会以这种别样的形式被记录下来。作文本上显示的最早时间是1991年,那可是整整28年前了,那年我刚刚上高中,恰巧女儿也是今年刚刚上高中,我们父女俩的年龄差刚好也是28岁。种种机缘巧合,让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将我们父女俩的作文放到一起,让相差28年的青春进行碰撞和对话,让自己曾经的青春和女儿现在的青春一起绽放!于是就有了这个《父女共青春》系列。


《父女共青春》系列之一
《 风 波 》
文/娄慕秋
那天晚上的经历我再也不想重复一次了。
我不止一次地觉得有人在跟着我。我紧紧攥住袖口,心里一阵发毛。难道我遇到歹徒了?妈妈平日里天天念叨:“一个人不要走夜路,特别是小路。”我却总置若罔闻,那么小概率的事件不会发生的。当下却咬牙懊悔,为了节省五分钟抄了近道,不会就遇上危险了吧?早知道一定听妈妈的话了。

我不敢回头望他。时隐时无的脚步声让我愈发肯定——有人在跟着我。月亮不知何时已高高悬在黑洞洞的天空上,四周寂静无声,我可以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呼吸声、紧张的心跳声。我紧紧盯着地面,麻木地、机械地迈着步子不停向前走。大脑却运转得飞快,他想要干什么?新闻里经常报道,歹徒趁夜色劫财伤人的案件,我怎么这么不小心?如果他突然追上我,我该怎么办?硬拼,我肯定不是他的对手,我也没有武器可以保护自己,四周也没有路人,谁能帮帮我啊,我该怎么办?越想越急,越想越乱,心中充斥的紧张惊慌传遍了全身,我止不住地发抖。可不能让他有所察觉,万一他发现了选择提前动手,那我……不敢细想,我用牙齿紧紧咬着下唇,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向前走。
这条路似乎特别长,怎么也走不到尽头。稀疏的月光将我的影子映在地上,突然间我看到了另一个影子!他离我已经这么近了!我发抖着,深咽一口唾沫,微微侧头,瞄了眼迅速摆回来。他一袭黑衣,戴了一顶黑色鸭舌帽,两手插在兜里低着头,不知攥着什么。这完完全全地符合“歹徒”的形象啊。大脑来不及做出反应,前方便是我们小区,双腿先做出反应,我不顾一切地向前奔去,疯狂摆着臂,以近乎发狂的状态冲进小区,冲向光明。
待跑到小区警卫室门口,见里面亮着灯才敢停下,弯着腰,扶着膝重重地喘着粗气。正巧,往日里素来与我们友善的保安大叔从里面出来,“咦?你怎么累成这样?”我上气不接下气,语无伦次地向他讲述了我刚刚“死里逃生”的经历。没想到,他听了非但不紧皱眉头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我不禁有些生气。“你说的保准是我那个侄子喽,这几天他跟我生活,我让他帮我在这附近的巷子里巡逻,保证咱居民安全,准是误会了。他先前打架脸上落了疤,我怕吓着大家还特意嘱咐他戴个帽子,哈哈哈!”
正说着,那“侄子”向我们走来,正欲张口说什么,我却条件反射一般地拔腿就跑……


《 一 只 鞋 》
文/娄文献
一个不太小的十字路口的中央,平躺着一只破旧的但还能凑合穿的鞋。它显得很安静,即使面对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有时,会有车轮从它身上辗过,但过后它还是那个样。或许经过此处的人们都看到过它,但却没有人捡起它或把它扔到垃圾桶里。
它仍然静静地平躺在大路中央。
一个男青年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飞来,或许是没注意到它,从它身上压过,车子振荡了一下。男青年回过头来瞪了它一眼,几乎在同一时刻朝它吐了一口唾沫。它暗暗庆幸没有吐到自己身上。
它扔无忧无虑的平躺在大路上。
一个小孩儿从那边跑了过来,也许觉得它很特别。小孩儿用木棍把它挑得高高的,然后使劲一扔,它重重地摔在马路上。小孩儿也被妈妈打了两巴掌,哭喊着被扯了回去。它揉着摔疼的背,看着小孩儿的遭遇,心里想,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它仍若无其事地躺在大路上,饱受风吹日晒雨淋之苦。
然而,一则寻物启事改变了它的命运。
那日,新闻过后,电视台播放了一则“紧急寻物启事”,说一农民进城买东西时,因人挤,鞋丢了一只,内有存折一个,以及鞋的特征,望有捡到者与××村××联系,定酬谢。一切都似乎很寻常。
第二天一大清早,我再次路过那个十字路口时,看到有两人正在吵架,似乎在争什么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那个男青年和那个小孩儿的妈妈,他们手里夺着——那只鞋。
他们吵了半天,终究也论不出是谁先捡到的。男青年一急,手一使劲……
“哧啦!”
鞋被撕成了两块。
但是——却没有存折落下来。


【作者简介】娄慕秋,豆蔻少女,青春学生,用文字记录青春历程。
【作者简介】娄文献,微信名窗外的人,一个热爱诗歌、热爱朗诵、热爱生活的人。“三人行”读书分享会发起人之一,河南省朗诵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