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什么不用新声韵(答友人)
文/罗澍生
有人说:声韵必须随时而进。此语只能说是大致正确。但是,如果新声韵不合理,如果为了满足部分地域的语言习惯,把异族(从历史角度来说)入侵后,因接受不了(不会)某些读音,而至古今文化切底割裂,去掉入声,造成五音不全这一行为,又岂能说成与时俱进!
普通话和新声韵的最大不足就是如上面所述。如用普通话读柳宗元的《江雪》,一韵到底的入声韵,变成了四个不同的声调,还有何韵味可言!黄巢的《咏菊》用普通话去读,其霸气尽去。岳飞的《满江红》用普通话读,已失去了促调的紧迫感,抑扬顿挫切底无存!苏东坡的《念奴骄》用普通话,成了一堆无韵的散文……
鉴于上述原因,在没有合理的新韵出台前,我宁可求难用《平水韵》、《词林正韵》而不用其他韵。
这就是我不用新声韵的原因。
2019.11.18

作者简介
罗澍生 湖南人
几番韵海度晨昏,愈觉难登大雅门。
敢以诗人欺世道,唯将心血荐乾坤。
